查看原文
其他

豪气稼轩和多情柳永---美学十讲(24)

2016-06-03 赵士林文集

        读这样的词,荡气回肠,心神旺畅,这就是阳刚的美。苏东坡后,豪放派词人还有一位和苏东坡齐名的辛弃疾,和苏东坡并称“苏辛”。

       辛弃疾的词写得也是豪气冲天,充满阳刚之美,看他的《永遇乐》:

       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,孙仲谋处。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,雨打风吹去。

        看他的《南乡子》:

        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,不尽长江滚滚流!

         再看他的《破阵子〉>:

         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沙场秋点兵。


         辛弃疾的词,千古兴亡,尽收眼底,金戈铁马,气势磅礴,风云为之变色,天地为之动容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这位老辛不像老苏,就是一个文人,老辛自己就是位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大将军,颇有子龙气概、云长风度。他二十三岁时,叛将张安国杀害上司耿京,投奔了金人。这个叛徒正在万马军中和金国将领饮酒作乐,不料辛弃疾只带数十人马,直捣金营,趁敌人猝不及防,闯进大帐,绑上张安国扔到马上就走。等到金人回过神来,辛弃疾已将张安国押回自家营内。真的是惊雷霹雳,比今天的007还酷。老辛的事迹充满了传奇性和英 雄气,本身就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,真地像他自己所说: “回首叫,云飞风起。不恨古人吾不见,恨古人不见吾狂耳。”(辛弃疾:《贺新郎》)

不过话说回来,苏、辛的阳刚之美固然气壮山河, 柳永的阴柔之美也摄魂夺魄。就拿上面提到的“杨柳岸,风残月”来说,句子出自柳永的代表作《雨霖铃》:

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!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,晓风残月。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便纵有,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?


        低回婉转,情真意切,写尽离别之恨,相思之苦。柳永的一生,比苏东坡还倒霉。苏东坡仕途坎河,屡遭贬斥,但也毕竟在官场上混了一回,在政治上也颇有建 树。柳永则是科举考试屡次名落孙山,好不容易中了进 士,但却因为一句牢骚断送了前程。他曾经写了一首《鹤冲天》,为科考落榜发牢骚,其中有一句:“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”,意思是,收起那追逐浮名的欲望吧,每天喝喝小酒,唱唱小曲,潇洒走一回吧!不料这句词传到了皇帝宋仁宗耳朵里,皇帝听了自然很不高兴。这回一看进士名单上居然有柳永的名字,于是大笔一挥,将柳永的名字勾掉,还批了一句话:“且去浅掛低唱,何要浮名。” 他不是说“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”吗?让他去浅斟低唱吧,又来要什么浮名?


       皇帝有了成见,哪里还会有政治前途?柳永一生官运不济,经常沉湎于花街柳巷,放荡不羁,但由于词写得好,特别是抒发女儿心,细致入微,很多妓女都喜欢他。死去一贫如洗,竟然有很多妓女凑钱安葬了他。有人曾写诗叹曰:

乐游原上妓如云,尽上风流柳七坟。

可笑纷纷缙绅辈,怜才不及众红裙。


        柳永的词尽管大写儿女情长,体现的是阴柔之美,但可不要小看这阴柔的美。他的词,那审美的力量也是惊人。“杨柳岸,晓风残月”之外,他的名句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粹”(《凤栖梧》)、“系我一生心,负你千行泪”(《忆帝京》),千古传颂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就因为他的一句词,招来一场大战,南宋差点提前亡国。他写过一首《望海潮歌咏繁华的杭州,其中一句:“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”,寥寥数语,道尽杭州之美。这首《望海潮》十分流行,北方的金国皇帝完颜亮读这首词, 读到“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”这一句,憧憬得不得了, 欣然起投鞭渡江之志,要打过长江,享受杭州的“三秋桂 子,十里荷花”。出兵前还抒发壮志,写了一首诗:万里书车一混同,江南岂有别疆封。提兵百万西湖侧,立马吴山第一峰。(《南征至维扬望江左》)


        柳永的一句词,居然勾起了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。幸亏这个完颜亮打到长江边上瓜州时,被自家朝廷搞政变 杀害了,否则南宋可能当时就亡国了。你瞧,柳永的词多有魅力。后来,就有人写诗叹曰:谁把杭州曲子讴,荷花十里桂三秋。那知卉木无情物,牵动长江万里愁。(谢驿:《杭州》)

----

学习总是割裂的,比如语文课上王安石、王维一说就是文学家诗人,他们更是政治家。比如一说李鸿章就是坏人,可不知没了李鸿章更坏。比如说袁世凯是坏人,袁世凯还真没做啥太坏的事,有人说举报康有为,康有为那伙人还用举报吗。有人说他想当皇帝,想当皇帝人之常情吧。他的罪名叫窃取革命果实。我们学的都是小碎块的断代史,学的都是标签化的事与人。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